耳边是监控仪器的滴滴声,眼中是患者生命监护仪上的每个数据的微小变化,脑子里满满都是时间表……这就是我,一名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三病区护理人的平凡日常。
进发之路
刚来医院工作时,我理解中的“优质护理”就是追求不出错,直到我遇到了一位70多岁的爷爷。他因为脑梗住院,长期卧床护理不当导致其骶尾部有严重压疮还伴有恶臭。由于儿女都在国外,所以能照顾他的只有其年龄相近的老伴。
初遇这种护理工作较重的患者,我有些手足无措。在护士长的帮助下,我逐渐熟悉了压疮的护理,经常帮助奶奶一起给爷爷翻身拍背,也会在工作之余教给奶奶护理的方法,方便爷爷出院之后也能被护理。
一开始,我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但是伴随着每次换完药翻完身奶奶感激的目光与真诚的道谢,我心中也充满感动。随着爷爷的伤口一天天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很有成就感,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美好结果。从那之后,我更加热爱我的护理事业,在工作中融入更多爱心、关心、诚心、责任心和执着心。
护理工作中的另一项必备技能就是换位思考。我刚来医院工作时,接待了一位刚入院的偏瘫患者。我询问其家属是否陪护,家属一脸为难表示自己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护。
因为患者病情比较危急,我当时急切地问家属:“你是他儿子,怎么能不陪护呢?”家属却突然很激动地指责我我态度差。而我只觉得满心委屈,眼泪已在眼眶中打转,幸好有年资高的护士来替我解围。
事后我才知道,家属因为很多其他因素,当时陪诊时就已经十分焦虑,我没有考虑周全的一句话,让他负面情绪爆发了。换位思考,处在当时情景下的是我,可能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抵触。事后,这位家属特意向我道了歉,我也积极帮助家属联系护工。你看,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可能会对患者和家属带来影响,所以之后的工作我要求自己保持“同理心”。
进益之心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作为三病区的护理组长,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要以守护病人,守望平安,守定岗位,牢守初心为己任,不断进步。
我负责护理的三病区住着的病人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不少是脑梗导致的偏瘫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弱。之前还出现过病人挣脱了约束带,不受控制地对身边的人拳打脚踢。等他恢复意识却遗忘了之前的伤人行为,这就需要格外体谅;日常护理中,与患者一句简单的交谈,一次握手也需要留心。如果患者语言表达不清晰,面部表情僵硬,说明精神状态不行;如果握手感觉无力,说明神经系统还没有恢复。
神经外科的患者有时预后不好或康复缓慢,家属难免心急或失落,这时与家属沟通时要格外注意安抚,引导家属多关心科学康复。除了生命体征,还要留意病人的舒适度。比如说,面对偏瘫失语的病人要注意其体位的摆放。如果摆放不合适,不仅患者难受,对恢复也不好。脑溢血患者一饮一食也要留心,不建议家属送鸡汤或肉汤给患者进补,因为汤中还有的大量胆固醇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还要忌用浓茶、咖啡等兴奋神经系统的饮料,建议多吃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和虾米等,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积沉。
病区里,不少身患糖尿病的患者“久病成医”,这对我们护理功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规范的操作才能让患者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如何让病人们不“任性”?我的秘诀是靠“哄”。
最近,我遇到一位刚确诊为糖尿病的住院患者,这位爷爷不爱医院配发的鸡蛋和牛奶早餐,坚持要用多年习惯的油条和稀饭做早餐。我和他讲解道,油条、稀饭都属于高升糖的食物,糖尿病人应该多摄入优质蛋白以及绿叶菜,有利于控制血糖。临近端午,老人的亲戚送来了粽子。我连忙提醒,传统粽子是食品中的“升糖王”,面对实在不想错过端午美味的爷爷,我建议他的家人选用香菇、竹笋等高纤维、低油脂的食材作为内馅,用五谷杂粮取代糯米,并将包粽子的米量减少,这样不仅可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又可以减少肠胃负担。
和老年患者相处,我就把他们当做家里爷爷奶奶一样,哄一哄,“老小孩”们就会按照医嘱服药。如果患者表现得好,要多表扬和鼓励,实践效果挺好。
进阶之梦
今年护士节,我在医院“我与患者的故事”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你可能不能想象,曾经的我一站上讲台就会紧张得头晕,说话也卡壳。如今的我却能做到落落大方,这是得益于教学护士竞聘比赛、静脉输液大赛等医院活动的历练。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我从一名只希望“不出错”的小护士成长为一名科室教学护士,再到现在的内科护理组长,我从手忙脚乱到轻柔熟练,还学会了整理台账等很多护理之外的技能。渐渐地,我从一个不敢在人前大声讲话的害羞Girl“进化”为现在能够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自信Lady,这些都离不开护理部领导及护士长得鼓励与支持。
全球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让世界见证了护士在守护生命、维护健康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护士们也在积极探索在未来健康照护系统中如何建立以护士为中心的新的服务模式,这是全国470万护士责无旁贷的使命。这也让我意识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开发创造性思维,注重变革和创新的力量,才能适应新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要求,才能收获患者的“五星”好评。
“作为一名‘提灯人’,我的职业道路很长,看着泰康鼓楼医院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骄傲。我将与医院一起成长,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是我在今年护士节当天演讲比赛时的结束语。我将继续用日复一日的积极工作,诠释对护士这份职业的感悟。做守在病床旁的“哨兵”,也要做病人治愈路上的陪伴者,这是我的初心,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使命。